海西辖内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四位一体”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稿作者:青海保险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4-07-26 | 查看1134次
为深入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增强金融消费者识骗防诈意识和能力,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西监管分局指导下,海西州银行业保险业协会引领辖内各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普及和宣传反诈知识。
提高站位抓部署,筹谋到位。协会向社会公众和各银行保险机构发出反诈工作倡议书,从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数据赋能、开展宣传教育、重视消保工作和推进协作机制六大方面,共同倡议打击电信诈骗行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金融市场环境。
同频共振齐开展,覆盖到位。一是各银行保险金融机构依托微信群、朋友圈等开展线上宣传,持续推送反电诈知识,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意识,扩大宣传覆盖面;二是组织宣传小组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资料、解答疑问等形式,开展线下动态宣传。中国银行格尔木分行在人口密集的新华村为村民讲解电信诈骗的特征和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并重点提醒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轻易透漏个人信息,不得将个人证件、银行卡出租、出借给他人。新华人寿海西中心支公司金融教育宣讲员在城北村村委会广场设立宣传点,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村民介绍常见的电信、养老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工商银行格尔木支行从宣传教育、账户管控、警银联动三个方面筑牢防范电信诈骗“三道防线”,向客户传授“避坑”经验,识别各种“套路”,并在开立账户时,要求客户签订《承诺书》,认真落实开户问询、身份识别等各项工作。建设银行格尔木市分行进企业宣传依法合规使用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数字钱包,以及买卖租借上述账户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揭露诈骗典型案例,增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关联违法犯罪的认识,防止成为电诈“工具人”。格尔木农商银行走进城北村广场,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揭秘“缴纳养老金”、“保健品”、“中奖”等骗局,提醒老年人保护好存款、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个人信息。
精准辐射共行动,宣教到位。一是以网点为基础开展客户反诈骗知识宣传普及。农业银行格尔木分行在厅堂视频滚动播放反电诈宣传短片和案例,注重加强对青少年、老年等特殊群体业务办理环节中的支付安全、个人支付敏感信息保护、防范涉诈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等提示。中国银行海西支行加强网点开卡识别,构建反电信网络诈骗风控第一道屏障,并严格落实“断卡”行动相关要求,常态化开展存量账户的排查清理工作。二是对员工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知识培训讲座。国寿财险海西州中心支公司围绕电信网络诈骗基本知识、典型案例及诈骗犯罪处置的相关规定等内容向全体员工开展专题培训。三是积极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动防范机制。成立金融反诈群,通过微信群推送反诈金融小知识,提醒金融系统员工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来电、不要随意点击不明短信链接、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资金转账给不明账户,切实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拓宽渠道造氛围,宣传到位。一是将业务办理与防范宣传有机结合,积极向办理业务的客户讲解宣传电信诈骗相关知识,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自防意识和能力。二是开展行业系统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人保财险海西州分公司在人员密集广场向过往群众详细拆解各种诈骗套路,从网络电信诈骗到金融诈骗、规范保护个人各类信息,引用真实的案例让群众深刻认识到诈骗就在身边,切不可放松警惕的重要性。柴达木农商银行以“德令哈红光村第二届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开幕式为契机,在红光村老宅基地广场进行了“天上馅饼含陷阱,电信诈骗要留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青海银行海西州分行前往火车站社区进行现场宣传,通过发放折页、解答疑问等形式,普及如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如何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提醒前来办理事务的居民时刻保持警惕。邮储银行格尔木市支行充分发挥网点优势,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开展普法教育,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详细的法律解读,有效增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关联违法犯罪的认识,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三是结合金融知识“五进入”、“7·8保险公众宣传日”等专项宣传活动,扩大宣传半径。辖内各银行保险金融机构积极走进社区、广场、商铺、企业、学校,发放反诈骗宣传折页、讲解电信诈骗案例、宣讲诈骗危害,以案说法,揭露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遏制不法分子进行欺骗性宣传,引导群众理性投资、合法理财。
反诈专项宣传活动开展以来,惠及群众20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5000余张,解答群众疑问300余条,形成全面铺开、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海西州银行业保险业协会将引领辖内各银行保险机构织密反电信网络诈骗防护网,持续推进反电诈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