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让金融之光普照高原沃土

信息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发稿作者: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15 | 查看94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专栏,全景展现金融监管部门引导行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亮点和成效。敬请关注。

晨曦初露,沙索麻村旁的岗山山顶已被一层氤氲的红光笼罩,温暖而静谧。

一大早,海东金融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青才仁和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宝璐就匆匆赶往沙索麻村。他们与沙索麻村所在的雄先乡党委书记马成相约,研究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沙索麻村发展的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水平。要研究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新型农民搞规模种养业,风险也加大了,农业保险一定要搞好,财政要支持农民参加保险。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青海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青海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进党建联学共建示范村和保险示范村(以下简称“双示范村”)建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01 聚党建合力

“沙索麻”在藏语里是“新土地”的意思。

沙索麻村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乡,背靠巍峨的岗山,海拔2800米,是藏、汉、土族群众混居村。在这里,不仅可以俯瞰碧波荡漾的李家峡水库,更能远眺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宜人。但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不易生长,属于“脑山”地区。过去,生活在“脑山”地区的人们只能靠“天年”(青海方言,指年运)吃饭。

“为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决定规模化种植马铃薯。但是,村民们开始并不积极……”青海省发展改革委驻沙索麻村第一书记牛宏伟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面色沉重,“大家怕了呀,怕遇到个大灾小情,一年的辛苦都‘埋’到土里。”如何让大家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行道”成为牛宏伟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志恒。李志恒在基层走访时看到,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过程中,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驻村第一书记缺乏必要的金融工具,乡村党支部金融意识也比较淡薄。经过与相关部门反复沟通,李志恒带领班子成员开始了新的探索。

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试点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联系的沙索麻村创建青海省首个“双示范村”。人保财险化隆支公司党支部与沙索麻村党支部顺利实现结对共建,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客户服务部党支部也参与了“党建联学”活动。活动中,金融机构党支部书记领学相关文件,宣讲金融知识。通过学习,沙索麻村党员初步了解了相关金融知识,成为相关金融政策的践行者、受益者。

“了解了金融知识,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多杰才旦第一个开始种植马铃薯。”牛宏伟介绍。但是,正当马铃薯生长处于着花期时,一场冰雹不期而至。

“还好有保险及时赔付,挽回了大家的损失,这下村民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了。现在我们全村总共1583亩土地,去年仅马铃薯就种了1000亩,这一项就增收了44.7万元。”谈起“马铃薯事业”,牛宏伟如数家珍。

02 引金融活水

太阳升起来了,李家峡水库仿佛一块碧玉,被群山揽在臂弯里,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望着山脚下的李家峡水库,王宝璐感触颇深,“引来金融活水,让沙索麻真正变成人人宜居的‘新土地’成为大家的共识。”

2024年,沙索麻“双示范村”挂牌,成为由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联合打造的青海省首个“多基联动”“村企共建”“央地合作”样板村。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联点党支部与沙索麻村党支部在“双基联动”基础上,主动引入银行保险企业党组织,探索理论联学、工作联促、党员联动新途径,形成“政、企、村”多基联动共建新局面。

“要不是政府为我们普及金融知识,我的损失会更大!”宫保索南原本有6万元账款一直要不回来,一些人打着帮助收款的旗号索要各种费用。学习了金融消保知识后,宫保索南不仅避免了进一步损失,还有望要回账款。

2024年6月27日,青海金融监管局牵头,青海证监局、青海省银行业协会、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15家金融机构共同开展金融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藏族群众献上精彩纷呈的民族歌舞,各金融机构也制作了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普及节目,向在场的村民、中小学生普及金融消保知识,宣讲金融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双示范村’建设,在支部联学、产业帮扶等方面产生了实际成效。”牛宏伟表示。

一是村民保险意识全面加强。2024年,沙索麻村农房承保户数97户,参保率100%。老年人意外险参保人数93人,其中50-60岁老年人80人、低保人员11人、特困人员2人,参保率100%。“一元”民生意外险参保人数368人,参保率100%。

二是有效促进产业格局形成。通过政策保险保障的新型产业模式,全村牛羊存栏量稳定增长(目前牛存栏600余头、羊存栏400余只),马铃薯、油菜、胡麻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基本形成以马铃薯为主、油料作物为辅的种植产业格局。

“不仅保险机构积极支持沙索麻村经济发展,银行机构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牛宏伟看着任青才仁补充道,“在海东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沙索麻村共评出信用户80户,金融机构为17户村民办理各种贷款超170万元,全力支持户级产业发展和农房翻新改造。”

“金融活水来了,经济发展了,百姓生活明显改善了,这都要感谢党的政策好啊!”沙索麻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旦(注:与前文老党员名字相同)万分感慨。

2024年,沙索麻村农牧民年均收入较上年提升近12个百分点,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阳光照耀在金融机构援建的沙索麻村小学校操场上,墙壁上一行大字分外耀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03 让金融之光普照高原沃土

谈起“双示范村”建设,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统邦认为,金融机构躬身乡村一线,建强基层党组织,务实履行金融担当,不断发挥职能优势,促进了产业发展,不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而且有效护航乡村振兴。

李志恒对“双示范村”建设同样感受颇深。他表示,金融机构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青海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人保财险青海省分公司认真梳理了沙索麻村“双示范村”成功创建经验,研究编制了《党建联学共建示范村和保险示范村创建方案》,明确了“双示范村”建设工作清单及评价标准,通过联学共建、结对帮扶、产业规划、保险服务、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切实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李志恒表示,要以沙索麻“双示范村”创建为新起点,进一步提升人保财险全省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力争用3年时间,分步实现系统各级党组织的联学共建率达到100%,实现系统各级党组织、党员结对建成挂牌“双示范村”400个,其中省级“双示范村”80个、市州级“双示范村”140个、县(区)级“双示范村”180个。为青海省党建联学共建打造新模式、新样板,切实履行好金融央企社会责任。

太阳高高挂在岗山之巅,红色砂砾岩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金红色光芒,色彩斑斓,温暖而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