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代理退保,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信息来源:平安人寿青海分公司| 发稿作者: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01 | 查看75次
案例简介
李女士刷短视频时,看到“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的广告。因对自己购买的某保险产品不满意,便添加了广告中的联系方式。
在对方的教唆下,李女士编造“被误导销售”的虚假理由向监管部门投诉。期间,中介以打点关系为由,收取了李女士2万元“保证金”,甚至伪造李女士签名提交给保险公司。
当李女士满心期待能全额退保时,发现退保金额远低于预期,而中介早已失联。经保险公司核查,李女士因提供虚假材料已被列入行业黑名单,不仅后续投保困难,贷款等金融服务也受到影响。
案例分析
李女士被非法金融中介机构“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的虚假宣传欺骗,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依靠渠道,却让自己失去了保险保障;因提供虚假证明材料,被列入黑名单,陷入”失信”的尴尬境地,被限制办理相关金融服务。
常见套路
1.虚假宣传。非法中介机构以“全额退保”“专业维权”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
2.伪造证据。非法中介机构教唆消费者编造销售误导录音、伪造签字等,进行恶意投诉。
3.信息索取。非法中介机构以办理退保为名,索要委托人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重要信息,非法牟利,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4.捆绑销售。在办理退保后,向其推荐所谓的“高收益理财”或“更划算保险”实施诈骗,让消费者财产遭受损失。
5.签订空白协议。非法中介机构以办理退保为名,督促消费者签订各类空白协议,使消费者面临经济损失及债务。
风险提示
1.不轻易委托他人、机构办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保险等金融事项,特别要保护好自己的重要身份信息,如身份证、银行卡、金融账户等。
2.在保险等金融产品服务遇见问题,直接与金融机构对接协商,通过行业调解组织实施调解,通过监管机构合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3.警惕非法代理退保,拒绝各类非法金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