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手”增多,国内险企怎么办
信息来源: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 发稿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3-09 | 查看1009次
自保险业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后,外资险企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脚步明显加快。今年外资险企无论在收购中资险企股权方面还是在增资方面,都形成了一波高潮。例如,在收购股权方面,12月14日,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法国安盛集团(AXA)宣布完成收购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剩余50%股权,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安达保险通过连续受让股份,其持有华泰保险集团的股份将达46.2%,下一步目标是持股至53.3%。
在增资方面,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1家外资险企增资,增资额总计达63.4亿元。无论是增资公司的数量还是增资额,都明显高于往年。
外资“对手”,会对国内保险市场造成很大冲击吗?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总收入37058万亿元,总资产20万亿元。而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仅为2513.63亿元,约占原保费总收入的6.8%。总资产12847.4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约6.4%。显然无论是从原保费占比,还是资产体量,外资险企还远没有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伴随着中国保险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资保险公司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在今年最新揭晓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共有9家中国保险公司入围。特别是就寿险业务而言,销售渠道和品牌认知度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不可否认外资险企在这两方面存在一定劣势。近年来,一些合资寿险公司通过选择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在当地收获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这样的布局策略也限制了这些公司代理人渠道的下沉。
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财险市场的表现,也能提供一些借鉴。虽然针对财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早已放开,但是外资财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在较低水平徘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虽然放开股比限制有助于激发外资保险公司的活力,但对于外资保险公司而言,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及时、有效地调整经营和竞争策略才更为重要。
外资险企的加入,目前来看,更多的是为国内保险市场引入一汪“活水”。不仅能“激活”产品创新,也能为更多层面业务带来先进产品经验。
“打铁仍需自身硬”,对国内保险公司而言,无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健康险,还是在需求日益释放的责任险、工程险、农险等领域,外资保险公司都有值得学习的经验与模式。引入拥有先进经验的外资险企,倒逼本土保险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对国内保险事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