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财险青海省分公司普惠保险推进案例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发稿作者:青海保险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4-10-30 | 查看715次
为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普惠性的保险需求,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积极发挥保险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作用,开展一系列试点探索,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惠保险试点案例
一是搭建“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利用公司的销售队伍为农牧创业脱贫的农产品找销路,构建既覆盖农牧产品自然灾害,又覆盖农牧市场风险的保险保障机制,形成产销结合的“农业保险+网络金融”的新做法。2023年推荐果洛州班玛县藏雪茶作,为助企打开销路,藏雪茶在线成交单数112件,销售额达到13300元。
二是科学配置软硬件设施,为农业保险业务保驾护航,截止目前按“6+2”配置标准建设了23个三农服务站,在88个村挂牌建设三农服务点,县级机构覆盖率超过了50%,实现开办农险区域乡镇村机构网点的全覆盖。积极参与果洛地区的防灾保损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防损措施,推进风险减量管理服务,向自然资源局和草原局捐赠了价值46.15万元的防灾防损物资,用于森林日常火灾、病虫害等灾情监测预警和防控,有效提升森林防灾装备建设能力,助力森林防灾防损工作。为1607名生态管护人员提供意外伤害保险保障1.928亿元。投入牲畜防灾保畜资金310万元,森林防灾防损资金46.15万元,有效降低了农林牧民的生产风险,实现了政企合力共建防灾减灾体系的目标。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对我公司森林保险和防灾防损工作给与了高度肯定,并颁发了“支持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爱心企业”和“2023年度森林保险防灾防损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企业”荣誉牌匾和证书。
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振兴举措
积极探索新技术在“三农”领域的应用,推动科技赋能发展。在涉农保险的承保理赔服务中,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在养殖业中采用电子牲畜皮下植入式耳标技术、无人机航拍、OCR识别、测长估重、生物AI识别、牛脸识别、影像智能查重等技术,实现线上承保、理赔、办公等多功能应用。特别是在养殖险承保理赔中,目前应用的牛脸识别科技技术,以牛脸部作为一种生物特征,方便、快捷、安全地进行采集牛脸部信息,精准进行识别承保。截止2024年8月,我公司已在果洛班玛县、久治县使用牛脸识别技术采集牦牛数量104221头,牛脸识别理赔案件698头,真正实现了养殖险业务的精准承保和精准理赔,不断提升了养殖险案件的处理效率和能力,助力牧户化解养殖风险,推动区域养殖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