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信息来源: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 发稿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1-13 | 查看866次

年末岁首,青海省银行业和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如青海银保监局局长倪金乾《在青海省银行业和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总结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通过理念引导、环境浸润、载体渗透等多种形式,引领辖内银行业和保险业积极探索新时期青海特色金融清廉文化建设之路,清廉文化逐步渗透到监管和机构经营的各个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强,金融强。”身处金融系统,我们守护的是国家的血脉,肩负着经济强、金融稳的重担。因此,打造“清廉、清正、清朗、清明”的金融生态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去年十月份以来,青海省银行业和保险业按照青海银保监局的安排部署,迅速掀起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热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然,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与银保监会、银保监局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久久为功,见真章,求实效。要处理好形式和内容、软件和硬件、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不能局限于挂了多少标语横幅,写了多少心得体会,讲了几次廉政党课。要把目标定在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否入耳入脑入心;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金融机构是否建立了和谐健康的“清”“亲”关系;各级党委是否以抓铁有痕的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广大员工是否做到了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廉洁自律、热情服务。

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就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用科学理论引导人,用先进文化熏陶人、用清廉理念教育人。通过学习教育,坚决摒弃从业意识西化的错误思潮,坚决纠正利益板结化的不良影响,坚决打破行业圈子化的惯性格局。要大力宣扬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先进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建立清廉金融文化长效机制,特别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纪律约束人,努力实现“高原蓝金融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