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关于警惕互联网销售平台金融消费套路的风险提示

信息来源:青海银保监局官网| 发稿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1-03 | 查看1515次

青海省金融消费者:   

近期,部分互联网销售平台以非法链接方式套取金融消费者银行卡资金,或者通过不实陈述、捆绑销售、自动续费等方式销售金融产品,严重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金融经营秩序,引发消费投诉纠纷。为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青海银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参与金融消费活动时要谨防以下四个风险:

一、“扫码、抽奖”不明链接莫点开

部分互联网销售平台为片面追求关注度和销售量,以扫码、抽奖、充值等方式嵌入销售链接,诱导消费者点击后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并通过非法解密等手段达到扣取金融消费者银行卡内资金的目的。广大金融消费者在使用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时要牢固树立安全消费意识,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随意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或在不明网络输入银行卡密码,提升个人信息自我保护能力。如需在互联网销售平台购买金融产品,务必核实其销售资质,选择正规持牌机构。

二、“0元、免息”销售陷阱不要踩

部分网络营销平台以“0元投保”“低息免息”等为幌子吸引金融消费者注意,而有意规避所销售产品的整体情况尤其是收费标准,诱导金融消费者盲目点击购买,但实际签约后金融消费者可能要面临的是高额利息和费用。这些行为存在宣传内容与实际不符、网页所载格式条款内容不一致或显示不全、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等问题,涉嫌误导金融消费者。因此,金融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应详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涉及费用、权责等关键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决定是否购买,不要轻易被某些“吸睛”宣传“噱头”误导,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默认勾选”三思而后“选”

当前,一些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经常采取使用较小字号、默认勾选等方式,使消费者在不知情、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出让一些权利或者被捆绑搭售金融产品。这种未经金融消费者明示同意变相强制搭售的行为,不仅有违诚实信用,也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金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逐一查看网络平台页面上的所示内容,对默认勾选项要加大提防,并仔细阅读相关协议条款,避免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搭售”。

四、“自动续费”套路擦亮眼

部分互联网平台在与金融消费者订立合同后,销售页面设置“自动续费”勾选项不规范、不科学,诱导金融消费者勾选,但后期扣费不提前提醒、不经过客户选择确认,直接通过系统扣费、限制金融消费者取消续费选择权、不提示客户取消续费的操作方式,且金融消费者取消自动续费的操作接口设置隐蔽、复杂。金融消费者要警惕上述“套路”,在签订合同时要就缴费期间、缴费方式、缴费渠道等问题进行仔细确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来源:青海银保监局官网 )